热点观察丨新质生产力列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应该怎么干?

小微 2024月03月15日 阅读数 52351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记者 张紫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1日在北京闭幕。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质生产力”成为贯穿会期的一大“热词”。

热点观察丨新质生产力列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应该怎么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网财经 段思琦 摄)

  源泉是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提到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凸显了中央对产业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新质生产力”一词自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此后便成为各界讨论的高频词。概括的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来自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在质优,以新促质、以新提质是它的核心。” 余淼杰说,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是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比如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史浩飞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在他看来,只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真正转换为新质生产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止要靠科研人员的“百米跑冲刺”,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接力跑”。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说。

  他表示,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时代,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显现。我国制造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加速推动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

  人才培养必不可少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此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他认为,要在不同学段中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从打牢基础做起,通过在基础教育中推进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

  “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我们将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怀进鹏说,鼓励高校各展其优势特色,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优势,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急需的人才,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要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发展急需,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技能潜力和匹配度,促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比如,我们将组织开展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在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集成电路等领域,夯实人才基础。”王晓萍说。

  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认为,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阴和俊表示,要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特色优势,建设协同高效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队。

  各地要因地制宜

  作为今年的“C位”热词,新质生产力也成为代表团讨论的重要话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围绕这一重要论述,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近日在江苏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重大要求。”江苏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他进一步指出,围绕科技创新要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产业创新方面,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我们将推动全省各地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或者搞一种模式。”信长星说。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北京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要向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要高质量发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强数字经济,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数字新产业;壮大高精尖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在四川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王晓晖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特殊的大背景大逻辑,反映了我国发展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客观要求,顺应了“两个大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不但有责任,而且有条件、有行动、有举措。”王晓晖说,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聚力推进。一手抓技术革命性突破,一手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书架”到“货架”,努力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扎实推进产业创新,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段思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杨威)

推荐阅读:

名川资本王求乐:科技投资要注重企业“掌控力”

专访硕世生物董秘吴青谊:董秘是上市公司守门人,对外信披要真实

对话百度短视频总经理宋健:短视频进入决胜关键局 重复的竞争会越来越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