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积极助力企业债务融资 上半年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合计超50亿元

小微 2024月11月25日 阅读数 56802

  创设信用保护工具是券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帮助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业务新赛道,近年来头部券商争相发力布局。

券商积极助力企业债务融资 上半年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合计超5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14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合计达51.87亿元,其中,4家头部券商表现亮眼,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均超2亿元(含)。

  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程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保护工具是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在支持企业债务融资、提振市场信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监管部门目前正就《证券公司业务资格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示,未来券商场外衍生品交易及信用保护工具展业资质将与分类评级高度挂钩。”

  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券商创设的信用保护工具包括信用保护合约和信用保护凭证。开展这一业务的以综合实力较为雄厚的头部券商为主。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8月15日,有18家券商备案上交所信用保护合约核心交易商,16家券商备案上交所信用保护凭证创设机构;同时,有16家券商备案深交所信用保护合约核心交易商,11家券商备案深交所信用保护凭证创设机构。

  对于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的积极意义,程强告诉记者:“券商利用好信用保护工具,可以作为有效的增信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提升金融要素支持。同时,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能够增强债券的流动性,提升市场交投活跃度,有助于市场各类资产的充分合理定价,同时也能够发挥券商投承联动和风险定价的优势,通过金融创新,增加业务收入来源。”

  今年上半年,已获备案的18家券商类核心交易商中,有9家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合计为51.87亿元(包含信用保护合约规模及信用保护凭证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4.86%,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53.95%。

  从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的规模排名来看,今年上半年,海通证券的创设规模为14亿元,位列第一;其次为华泰证券,创设规模为9.1亿元;中金公司紧随其后,创设规模为9亿元;中国银河、申万宏源的创设规模均超6亿元,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的创设规模则均超1亿元,国泰君安的创设规模为5000万元。

  券商争相布局

  随着信用保护工具业务重要性的凸显,券商纷纷发力该项业务,多家券商创设信用工具的规模实现显著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有4家券商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实现增长,且增长规模均超2亿元(含)。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海通证券,从去年同期的2.18亿元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4亿元,增幅为542.2%,排名也从第8位升至首位;其次是广发证券,从去年同期的5000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2.5亿元,增幅为400%,排名从第10名升至第6名;中国银河和中金公司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分别为7.22亿元和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01.68%和28.57%。

  自2018年11月份上交所、深交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开始试点,并成功达成首批信用保护合约以来,信用保护工具业务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帮助实体企业融资、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响应政策精神、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近年来,券商纷纷发力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加大投入,积极布局,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目前,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的主体仍以部分资本实力较强、衍生品投资经验丰富、具备相应资格的券商为主,在‘两强两严’的背景下,券商应继续提升定价水平、强化风险意识,并通过详尽的尽职调查工作,有效甄别标的债务的信用风险。”程强补充说。

(责任编辑:朱赫)

推荐阅读:

新三板融资排行榜:5家挂牌公司融资超亿元

天迈科技2017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净利767万同比降逾四成

对话百度短视频总经理宋健:短视频进入决胜关键局 重复的竞争会越来越少

热门